“同样是斩拌鱼泥蟹棒的设备,为啥有的标 5.5 千瓦,有的却要 15 千瓦?我这小厂子,选大的怕浪费,选小的又怕不够用。” 水产加工户李老板对着设备参数表犯了难。其实选鱼泥蟹棒全自动双速斩拌设备的功率,就像给
厨房选油烟机 —— 不是功率越高越好,得看自家 “锅多大、炒多少菜”,也就是结合生产需求来定,不然容易花冤枉钱还耽误事。
首先得看 “每天要斩多少料”,也就是生产规模。如果是小作坊,每天就处理几百斤鱼糜,做些蟹棒、鱼丸零售,那 5.5 千瓦到 7.5 千瓦的设备基本够用。这类设备的斩拌桶容量通常在 50 升到 100 升,双速设计里的低速档能把冻鱼块慢慢绞碎,高速档能把鱼泥打细腻,刚好匹配小批量生产的节奏。去年有个做家庭式蟹棒的朋友,一开始跟风买了 11 千瓦的设备,结果每天就用两三个小时,电表跑得比产量还快,后来换了 7.5 千瓦的,不仅电费省了不少,设备运转起来也更稳。
但要是中型以上的加工厂,每天要处理好几吨鱼糜,甚至要连续生产十几个小时,那就得选功率稍大的,比如 11 千瓦到 15 千瓦的机型。这类设备的电机动力更足,斩拌桶容量能到 150 升以上,双速档的切换也更灵活 —— 处理新鲜鱼糜时用中速,既能保证细腻度,又不会让鱼泥温度过高;处理加了淀粉、蛋清的蟹棒原料时,用高速档能让原料混合更均匀,还能减少停机等待的时间。浙江有家蟹棒加工厂,之前用 7.5 千瓦的设备,赶上订单多的时候,设备得歇半小时才能再启动,后来换成 11 千瓦的,全天连续生产也没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。
其次,食材的 “状态” 也会影响功率选择。如果平时主要处理冷冻鱼块,没提前解冻到常温,那得选功率稍大的设备。因为冻鱼块硬度高,需要更强的动力才能绞碎,要是功率不够,不仅斩拌速度慢,还可能让刀刃受力不均,影响设备
寿命。有个师傅试过用 5.5 千瓦的设备斩冻得硬邦邦的鳕鱼块,结果设备转了十分钟,鱼块还没碎成泥,刀刃反而有点卷边,后来换了 9 千瓦的设备,冻鱼块很快就被绞碎了。
但如果大多是处理新鲜鱼糜,或者提前把冻鱼块解冻到半软状态,那功率就不用选太大。新鲜鱼糜本身质地软,容易斩拌,小功率设备也能轻松应对,还能避免因为动力过强,把鱼泥打得太稀,影响蟹棒的成型效果。
另外,还要考虑设备的 “双速功能匹配度”。不同功率的设备,双速档的转速设计也不一样。比如小功率设备,低速档可能在 1000 转 / 分钟左右,高速档在 3000 转 / 分钟左右,刚好适合小批量鱼泥的细腻化处理;而大功率设备,低速档可能在 800 转 / 分钟,高速档能到 3500 转 / 分钟,既能绞碎大块冻鱼,又能快速混合蟹棒的复合原料。选的时候可以问问厂家,不同功率对应的双速转速是多少,能不能匹配自己的食材处理需求,比如做蟹棒需要鱼泥达到多少细腻度,设备的高速档能不能满足。
最后要提醒的是,选功率时别只看数字,还要结合厂家的 “售后服务”。比如有些厂家会根据你的生产规模、食材类型,给出具体的功率建议,甚至能提供试机服务,让你用自己的原料测试设备效果。要是遇到只推大功率设备,却不问你具体需求的厂家,反而要多留个心眼 —— 毕竟适合别人的功率,不一定适合你。
总的来说,选鱼泥蟹棒全自动双速斩拌设备的功率,核心就是 “按需匹配”:小批量选小功率,大批量选大功率;处理冻鱼多就选稍大功率,处理鲜鱼多就选适中功率。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产情况,就能选到既好用又不浪费的设备,让鱼泥斩拌、蟹棒制作更顺畅。